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辛欣)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9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下一步將建成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2020年左右實現全球導航定位,為全球用戶實現導航定位服務。屆時,中國將是第三個提供全球定位國家。
  雷凡培說,截至目前,中國已成功發射4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和16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導航工程建設“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二步目標,區域組網順利實現。按照計劃,到2020年前後,將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系統建成後,將促進衛星導航產業鏈的形成,在測繪、電信、減災救災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軍民融合,利用航天技術的轉化應用為經濟社會服務是近年來中國軍工領域的方向之一。從歐美航天產業發展歷程來看,航天產業的直接投入產出比約為1:2,而相關產業的輻射則高達1:7至1:14。中國航天產業的直接投入產出比較歐美略低,相關產業的輻射可以達到1:7至1:10的區間範圍。“也就是投入1元錢,能夠產生7元左右的經濟效益。”雷凡培認為,在中國,軍民融合的空間和餘地還很大。
  “比如,更多的發射導航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氣象衛星等,也可以利用研製火箭的技術轉換成民品,為特種裝備、衛星應用和其他的裝備服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經營投資部副部長何國勝說。
  不久前,中國“高分二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中國遙感衛星進入了亞米級“高分時代”。這顆衛星系目前中國分辨率最高的光學對地觀測衛星,空間分辨率首次精確到1米。意味著衛星從600多公里的太空向地面觀察,能看見1米大小物體的輪廓,絕對能分辨出地面汽車的大小。
  雷凡培告訴記者,將於明年發射高分三號四號,後續高分五號、六號等也將陸續發射,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光學成像。
  此外在發射衛星的載體火箭方面,中國也在提升快速進入空間的能力。“比如衛星組網,有一顆壞了,可以讓替補的衛星快速進入,這都需要小運載火箭發展。”國際宇航科學院(IAA)授予的航天領域最高獎項馮·卡門獎獲得者,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劉紀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是繼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據瞭解,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對北斗導航系統的社會化、產業化應用開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將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2013年,中國北斗導航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不久前,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第94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認可的航行安全通函,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成為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的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應用的國際合法地位。
  作為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工程的總體研製單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關負責人此前告訴記者,將在2015年底前建成框架網和部分區域加密網基準站網絡並投入運行,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2018年底前建成全國範圍區域加密網基準站網絡,提供更高精度位置服務。
編輯:SN1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07ctcv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