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核潛艇。 殷海洋 攝開展海上核安全救護演練。 王松岐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題:海軍核潛艇部隊官兵:“怕死不乾核潛艇”
  作者 於航 陶社蘭
  中國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海軍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組建以來,一代代官兵用熱血書寫忠誠,用生命踐行使命,鑄就了堅不可摧的水下核盾牌。
  “怕死不乾核潛艇”
  在基地“○九廣場”上,矗立著一位英雄的雕像,日夜守望著戰艇和大海。他就是“黃繼光式的水下英雄”——機電長孟昭旭。
  那是某艇執行遠航任務期間,反應堆艙冷卻系統突發故障。誰都知道,反應堆艙內存在放射性物質,長時間進堆艙搶險無異於用血肉之軀“堵槍眼”。孟昭旭自告奮勇,排在搶修隊第一個。
  進堆艙搶險的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制。孟昭旭衝進堆艙後,很快就確定了故障部位,就在排故過程中,經過測量和計算確定的時限到了。考慮到其他戰友接手需要熟悉前面的工作,他不顧艙外戰友們的一再催促,決定一鼓作氣排除故障。時間超過了規定時限的兩倍多。
  孟昭旭捨身搶險不是偶然的。任副機電長時,一次核潛艇順利完成多項海上試驗任務,正當全艇官兵沉浸在喜悅中時,蒸汽管路突然發生泄漏,熾熱的蒸汽在強大的壓力下瞬間充滿整個艙室。“大家不要慌,讓我來!”危急時刻,孟昭旭大喊一聲,迅速摸索到主機操縱台,排查漏點、關閉汽源閥。一起重大事故被他消滅在萌芽狀態,他卻暈倒在戰位上。
  45歲那年,這位“拼命三郎”永遠倒下了。臨終前,他說:“我選擇乾核潛艇無怨無悔,死而無憾。”還叮囑兒子孟龍長大後到核潛艇部隊去當兵。
  那年,孟龍16歲。如今,他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成為一名核潛艇兵,補上了鋼鐵巨鯨上隕落的那顆“鉚釘”。
  多年來,基地叫響“怕死不乾核潛艇”的口號,把面對生死抉擇、不顧個人安危視為“精神核動力”,一代代官兵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2012年,電工班長倪江所在艇員隊擔負戰備值班。一天,工作崗位上的他突然腹部劇烈疼痛,被緊急送往部隊醫院。醫生診斷為腎結石,且結石較大無法自然排出,建議住院進行藥物治療,但需要20多天。“現在正是部隊訓練緊的時候,我可耗不起,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倪江急了。“體外碎石手術時間短,但對身體傷害較大,我們醫院沒有手術所需設備,需到專科醫院治療。”醫生回答道。“只要快,怎麼都行。”倪江一咬牙,來到地方專科醫院。
  由於結石部位較為特殊,碎石治療進行了約10分鐘,敲打了1800次,已經達到了人體耐受極限,必須等身體恢復後再治療。可是,倪江仍堅持治療,最終,在擊打了2300多次後才成功打碎結石。醫生感嘆道:“這個兵真是一條鐵打的硬漢!”
  這樣捨生忘死、忘我奉獻的官兵,在基地比比皆是:
  某艇員隊機電長原傑,在執行一次遠航訓練中,裝備突發險情,他抓起一件棉衣頂在頭上,先後5次衝進輔機艙,其間因體力不支和缺氧暈倒在防水門處。經緊急救治清醒後,他又不顧大家的勸阻衝進艙室,直到險情徹底排除。
  某艇員隊操縱長詹武軍,在八九級的風浪中到甲板上搶修裝備時,一個大浪襲來,被捲進海裡。生死關頭,2名戰友死死抓住系在詹武軍腰上的粗繩,奮力將他從漩渦里拖拽回來。趟過一次“鬼門關”的他沒有畏懼,仍然繼續投入搶險,終於完成了搶修,保證了人員裝備安全。
  用健康和生命守護核安全
  在核潛艇上工作,核安全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話題。中國核潛艇有著多種技術防護措施,在正常運行和管理中,輻射防護水平是安全可靠的。每艘艇上都有專職劑量兵,凡是人員進入可能存在核輻射的地方,都要預先進行準確測量,根據輻射劑量推算可進入工作時間,不允許超過標準。但在特殊情況的搶修排故中,為了守護核安全,他們選擇犧牲自己的健康,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被譽為“深海鐵漢”的李洪海,當機電長時立下一條規矩:“需要一個人進艙,我進;需要兩個人進艙,我必須排第一。”他曾為及時遏制事故苗頭,防止釀成核事故,創下一天內4次進入堆艙檢查排險的紀錄,然而他的身體受到損傷。
  海軍“十傑青年”、電工班班長郭金海,因工作需要經常與核反應堆打交道,儘管每次進堆艙都是全副武裝,工作時間也嚴格控制,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輻射的敏感程度差異,遠航歸來,他的白細胞數量總會有不同程度降低。
  2011年的一天,艇長吳昌弟看望正在住院的郭金海,無意中說,再過幾天潛艇又要遠航。沒想到郭金海從床上一下子坐起來:“這麼重要的任務,咋不早告訴我?”艇長看他著急的樣子,趕忙解釋說:“你身體免疫力下降了,到海上要是吃不消,怎麼辦?”
  那夜,郭金海躺在床上,思緒卻飛向了他心愛的戰艇。“我要跟戰友們去遠航!”他去找醫生,醫生急了:“你還要不要命?”郭金海更急:“我的意志可以戰勝我的體質!”醫生拗不過他的倔強,準備了一個小冰箱,裡面有可迅速改善免疫力的針劑和幾十天的口服藥。郭金海上艇了,班裡士兵喜出望外:“班長,只要你在艇上,我們出海心裡就踏實。”
  每次遠航前,悄悄寫好“遺書”
  “我經常不知道丈夫在哪兒,不知道他在乾什麼。問他,他不會說。時間長了,我也就不問了。”基地司令部業務長張恆志的妻子李希梅說。這句話,道出了核潛艇官兵的特殊使命,也是身為核潛艇官兵家屬的共同心聲。
  機電長李雲生,大學畢業就分到了核潛艇上,一干就是十多年,連續多年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假期。2002年一次遠航前,妻子生孩子,他在艇上守護反應堆安全。返航後才得知,女兒剛出生5天,就因病不幸夭折。2007年,父親病重,他特意請好了假,想盡一份孝心。回到家沒幾天,部隊要執行緊急任務,必須立刻歸隊。也許,這就是與父親的最後一面了。百感交集的李雲生淚如雨下,跪倒在父親病床前,給父親磕了3個頭。出海歸來,父親已經去世。
  “嫁給軍人不容易,嫁給乾核潛艇的軍人更不容易,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我不能陪你走完一生,一輩子欠你的情。希望你不要難過,把孩子帶好,再組織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是艇員董福生寫給愛人的“遺書”。在該基地,這樣的“遺書”數不勝數。對於核潛艇官兵來說,每一次遠航都是生死考驗,許多官兵都會悄悄地寫好“遺書”。
  基地裝備部副部長韓黎賓,經常出海執行任務,很少顧及家庭。在他心裡,有3次刻骨銘心的痛。一次是岳父去世,他任務在身,遠在深海;一次是妻子生孩子,做剖腹產手術,需要丈夫簽字。由於他隨艇遠航,醫生不得不讓其妹妹代簽;第三次是出海後的第二天,老父親離開了人世,而他直到返航靠岸才得知。
  2006年,基地組織核潛艇遠航,由於特殊原因,比原計劃延長了10天。時任基地政委曲衛平特意在招待所宴請艇上官兵家屬。剛一落座,他發現大家都在竊竊私語,氣氛顯得緊張。“今天給大家通報一個情況……”話沒說完,滿屋鴉雀無聲。“一個星期後,你們將和順利返航的丈夫見面!”話音剛落,家屬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顆顆揪著的心放下了。(完)  (原標題: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官兵:“怕死不乾核潛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07ctcv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